5月11日,@人民网 转载新华社客户端发表的文章《学位论文查重乱象:买了“降重服务” 论文照抄不误》,文章中提到目前硕博学位论文查重服务的高价,突出描写了毕业生采用的“见红就删,见黄就改”此类降重技巧(标红表示系统查出的抄袭部分,标黄表示引用部分)与部分学生购买降重服务的现象,引发网民热议。新浪微博话题#毕业生学位论文查重乱象#登上热搜,截至目前,该话题阅读量3.8亿,讨论量3万。
眼下正值高校毕业论文答辩季,翟天临再次成为广大毕业生声讨的对象,2019年,翟天临学术造假事件被曝光后,各大高校纷纷要求降低论文重复率以端正学术风气,其影响一直持续到现在。
5月24日凌晨,@翟天临发文称,被骂事小,更重要的是探讨论文查重所存在的问题,引发舆论热议。同时#论文查重费一年内暴涨10倍#、#知网免费查重次数到底便宜了谁##大四学生知网账号被盗后现电商平台#等话题在舆论场发酵并相继登上微博热搜榜单,舆论场开始挖掘论文查重背后乱象。
5月26日,据媒体报道,学生通过网络渠道进行论文查重,难以保证论文安全;此外,一些店铺还存在虚假宣传,虽声称可以提供论文查重服务,实际却是用山寨的知网查重网站来欺骗消费者。对此,知网相关工作人员回应称,“知网不对个人提供检测服务,网上售卖的知网论文检测基本都是违规的。”建议学生拿到账号后立即修改密码,如有账号被盗,应联系学校或报警。
供需不平衡成论文查重价格暴涨原因
针对论文查重,大部分网友认为价格上涨的原因是因为高校毕业论文与毕业证挂钩,毕业论文有着低查重率的要求,使得论文查重成“刚需”。知网与高校提供的2次查重机会,在毕业论文要想通过就得“初稿查一次,盲审查一次,学校代查一次,答辩再查一次”的金科玉律面前,实属杯水车薪。供需不平衡成为毕业论文查重费用高涨的主要原因。有网友认为,论文查重价格上涨也与知网收费太贵,垄断市场有关。光明网发表评论称,在国家政策便利及支持下形成垄断资源及垄断地位,并在垄断资源及地位的基础上开展垄断服务,这种商业化是否完全没问题,合理的边界在哪里?反观其最初承载的建设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的重任,公共利益在其商业运营中是否得到了应有的体现和维护?作为学术资源主要生产者的高校来说,有责任也有义务推进学术资源获取的便利化,这种便利化既应该包括获取的低成本,还应包括获取的多渠道。
畸变的论文“查重”与“降重”
论文查重本意原是保护原创权益、防止学生抄袭,提高论文价值,以严谨诚信的态度打压那些抄袭、剽窃他人观点的不良风气,给社会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现在,“查重”已经从“减少论文水分而查重”演变为“为了查重而注水论文”,论文质量与当初设想的查重提高质量的结果大相径庭。针对查重软件的算法固化、论文重复率算法“一刀切”导致的论文专业名词与重复率过高的矛盾愈加凸显,毕业生“花式降重”的学术道德、学术不端的行为也饱受争议。新华网发表评论称,论文查重是为了杜绝学术不端,不能成为一门生意;查重背后还有“降重服务”,别让算法异化为洗稿工具;查重率只能作为一种参考数据,论文评审要从“技术为主、以人为辅”转向“以人为主、技术为辅”。
舆论呼吁对论文查重乱象进行监管
大部分网友针对论文查重费用暴涨的现象,希望教育部门与监管部门能尽快整治,保障毕业生权益。人民网发表评论称,论文查重,可有效遏制抄袭、剽窃等现象,能确保论文原创,本身无可厚非。但查重过程中的种种乱象,却必须引起重视。一言以蔽之,查重乱象迭出,广大网友看似声讨翟天临,实则声讨的是大肆盗卖查重账号的不法分子,是见利忘义的商家,是守土失责的平台。遏制查重费高企等乱象,监管部门该出手了。新京报发文《不能对论文查重“黑市”听之任之》评论称,既然查重已经是论文评价不可逾越的环节,那么就应当保证查重的普惠与规范,降低查重的经济门槛。如果不解决好查重供需之间、正规路径和地下产业之间的矛盾,查重也可能“变味”,变成一种对学生的折腾,甚至被有些人钉上“形式主义”的标签。
总结
首先,毕业生应始终对论文查重保持初心,积极营造良好的学术风气。学校也应该提高学生学术道德的培养,发挥引导作用,增强学生撰写论文的积极性与能动性以及对学术研究的兴趣。
其次,既然论文查重已经成为毕业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步骤,相关部门应该重视学生对论文查重次数增加需求与相应增加经济负担问题,同时也应该统筹行业发展,制定行业准则,强化行业监管服务,规范市场价格,把引导社会力量进入本行业作为重要职能工作。对于存在的灰色产业链,也应该加大力度管控和打击违法行为,整顿市场风气。
最后,“天下苦知网久矣”,知网作为论文界的“百度”,在合理追求利润的同时,必须负起更多公益责任与社会责任,不能因为拥有海量数据就“坐地起价”,对存在的现象熟若无睹,对牟利行为有恃无恐,变本加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