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听取“十四五”时期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大政策举措汇报,审议《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会议指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有利于改善我国人口结构、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保持我国人力资源禀赋优势。三孩政策正式出炉。
政策发布当日,新浪微博话题#三孩生育政策来了#登上热搜榜首,阅读达44.5亿,讨论66.7万,网民讨论热烈。
官方话语体系中的三孩政策
主流媒体依托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综合生育率呈下降趋势的背景,主要报道二孩政策出台后已取得的一系列成果以及三孩政策的优势,集中于促进人口均衡发展、配套支持政策“一体考虑”、实施托育赋能和教育减负三方面。
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央视新闻》发布评论,当前,我国正处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本强国转变的重大战略机遇期,立足国情,遵循规律,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能够最大限度发挥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牢牢把握战略主动权,积极应对生育水平持续走低的风险,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配套支持政策“一体考虑”。
《经济日报》发表评论,根据有关部门近日回应,我国群众生育意愿降低的前三个原因分别是经济负担重、婴幼儿无人照料和女性难以平衡家庭与工作的关系。这分别对应着生育三大成本,即住房、教育、医疗等经济成本,时间、精力等非经济成本,以及因为生育丧失就业晋升机会等机会成本等。放开三孩生育政策之后,人们更加期待相关配套支持措施。因此,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要求,加强统筹规划、政策协调和工作落实,依法组织实施好三孩生育政策,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减少家庭生育的后顾之忧。
实施托育赋能和教育减负
《新华社》发表评论文章认为,全面两孩政策实施以来,我国出生人口出现一波反弹回落,广大家庭对婴幼儿托育服务的需求日益凸显。优化生育政策,应从“一增一减”两个层面,完善相关配套举措,提升社会化服务的支撑能力。
民间话语中的三孩政策
民间舆论场关注的话题主要聚集在三孩政策的配套实施政策上,同时也对于三孩政策出台后的现实压力表示担忧,对生育后必然会面临的教育、住房、生活负担及养老等问题,总体负面情绪明显,“不敢生”“不愿生”“养不起”成为主流意见。网友普遍认为要想真正解决生育问题,最核心的不是就着生育谈生育,更深层次的、本源性的问题在于如何解决生育养育成本问题。“住房、教育等配套政策措施跟不上,开放三胎无从谈起。”部分网友也提出了如果配套政策有较强的激励作用,就能激起育龄夫妇的生育欲望,选择生三孩的夫妻会增多。还有网友认为,既然要放开生育政策,应该不要把孩子数量局限在三孩,应该让夫妻自由选择生几个孩子。
官方话语与民间话语的断裂与接合
总体来看,主流媒体在报道三孩政策实施过程中,以正面新闻报道主,但对于民间舆论场担忧的政策现实性议题回应较少,官方舆论场与民间舆论场开始形成自说自话的信息茧房,两个舆论场的割裂逐渐凸显。随后民间舆论场异军突起,对官方舆论场产生了巨大冲击,民间舆论场开始针对政策进行批评与调侃,“65岁退休要养9个孙子孙女”等言论被广泛传播,主流媒体开始正视舆论关注焦点,有的放矢地针对三孩政策配套设施进行报道,提炼政策要点,回应舆论关注的现实问题,积极应对舆论。官方话语与民间话语开始进行接合,观点一致的民间话语逐步转化为官方话语的一部分。
舆情观察
从计划生育到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严峻形势开放的二胎政策、三孩政策,这些都是适应中国国情的一些政策。在不同的时期,根据不同的需要就要用不一样的政策来调控人口。而人口管理是一门很复杂的科学,它在学理上、在政治考量上都有其复杂性。“天地之间,莫贵于人”。三孩政策普遍被看做是把生育权交还给家庭,事实上,政策的实施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需要不断的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及相应的配套政策得以优化消弭并以此维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