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监测是To B行业,主要服务对象是机构,其中最重要的两个组成部分是政府和企业;另外一类比较特殊的用户是拥有一定品牌效应的个人,如明星、网红等,这类用户的特点是“个人即品牌”,但品牌的维护工作往往是由一个团队(工作室或经纪公司)来承担,因此本质上也可以看作机构。
关于舆情监测的前景,不能不谈到未来行业的淘汰机制,我们认为未来舆情行业会有两种类型的服务商,一种是提供舆情应用软件或通过接口提供舆情数据的供应商,我们可以叫做舆情软件厂商,这类企业是行业的数据基石,可以为直接客户或其他舆情服务商提供数据及软件支持,同时这类企业也可以直接为机构客户提供舆情监测与分析服务;另一种服务商不自己进行软件开发,而是采购数据或软件,通过提供更加专业和深层次的数据分析服务来获取客户。
目前市场上通过购买软件或数据来提供舆情服务的企业基数庞大,但在服务上存在相当程度的同质性,随着行业竞争度及客户需求的进一步提高,这类缺乏核心竞争力的服务商将面临巨大危机。因此,未来能够在行业中存活下来的,要么是技术实力过硬的基础服务提供商,要么是具有独到分析能力或行业洞察能力的服务商,当然二者并不冲突,也可以是一家优秀企业同时具备的能力。
舆情行业发展了这么多年,舆情监测系统也经历了多轮迭代,我们在《融媒体变革:舆情监测系统的迭代思路与技术架构》一文中大致介绍了舆情监测系统的发展历程。在舆情行业发展的早期,互联网上的信息总量、媒介、核心站点都相对较少,通过在百度等通用搜索引擎及部分大站的站内搜索引擎进行人工搜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替舆情监测系统。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自媒体及短视频等新型媒介形式崛起,中文互联网经历了一次内容大爆炸及去中心化的过程,舆情监测系统也随之进行了快速迭代,最近几年舆情监测系统在技术架构、数据结构、技术选型上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舆情系统厂商之间也逐步拉开差距,行业内第一梯队的几家舆情厂商均可以做到日均1-2亿条数据入库。时至今日,舆情监测系统已成为舆情监测行业的“基础设施”,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其重要地位将进一步得到巩固。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117867/answer/2493407589